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4月9日,新加坡公布当日最新病例数据——当日新增287起,含境外输入病例3起、有关联的本土病例236起(202起与客工宿舍感染群有关联,34起与其他病例或感染群有关联)、仍在追踪病源的48起。
 
从1月23日新加坡出现首起确诊病例,至今已发生了四波传播。
 
第一波(从1月23日到2月4日)为境外输入,主要为来自武汉的旅客。其中有些无意中造成本地社区传播,例如第8和第9例的武汉夫妇,由于参加了基督生命堂的礼拜活动,产生了基督生命堂感染群,还有永泰行感染群、君悦酒店感染群,都是由于解除了入境旅客而产生的。
 
第二波(从2月5日到3月11日左右)为本地传播。除了撤侨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入境之外,暂停了有中国大陆旅游史的各国旅客入境,因此,不再有境外输入病例。本阶段出现多个本地感染群,包括实里达工地感染群、神召会恩典堂感染群、Wizlearn感染群、SAFRA感染群。
 
第三波(从3月11日左右到3月底)为第二轮境外输入。3月初,欧美、东南亚多国疫情恶化,新加坡有不少公民和永久居民在这些国家出差和短暂旅游,在当地受到感染,3月中旬陆续回到新加坡,出现症状之后确诊。
 
由于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执行边境管制,包括马来西亚、澳洲、新西兰、台湾等,在第三波(第二波境外输入)的高峰之后,境外输入病例迅速回降。
 
第四波(从3月底至今)主要为第二轮境外输入导致的本地传播和外籍客工宿舍传播。这一波比较明显的是输入病例引发大感染群,例如第192例(32岁美国籍男子)3月9日从美国飞到新加坡,次日曾到过Hero’s Bar音乐和体育酒吧,11日出现症状,并于13日确诊。他引发了Hero’s Bar感染群(共8人)、杜佛路多佛国际学校感染群(8人)和新加坡板球俱乐部感染群(5人),其中多数为英国人。
 
本波较为人担忧的是外籍客工宿舍病例的爆发。新加坡有30万左右建筑业客工和26万家庭女佣,还有40万是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客工,不少来自马来西亚、孟加拉、印度。建筑业客工是一大群体,平时统一住在雇主安排的专用宿舍。
 
这些宿舍大的两万人,小的也有数千人,密度极高,生活条件差。这些主要来自孟加拉和印度的客工习惯共同做饭共餐,加上他们的祖国疫情或未爆发,对新冠疫情缺乏直接的认知和敬畏。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合在一起,造成了本轮明显的爆发。4月9日新增287,就有超过七成是涉及客工宿舍的。
 
对于来势汹汹的客工宿舍感染群,政府紧急采取了两大措施,一是减少客工宿舍密度,例如紧急开设临时宿舍以分流客工,包括红山弄(Redhill Close,地名)空置组屋、樟宜展览中心、位于裕廊和勿洛的陆军军营、内政部下属的内政团队学院等,一是对宿舍强化治理,例如派驻军队医疗人员,积极检测客工,把感染者、可疑病例和健康客工分隔开来。
(武装部队医疗人员在客工宿舍给客工作检验。图源:新加坡国防部)
(图源:新加坡国防部)
(客工搬进紧急安排的临时宿舍。图源:新加坡国防部)
 
另一方面,相对来说,客工宿舍以外的本地传播疫情则相对平缓,这应该因为社区里居住和生活条件较好,传播速度不像客工宿舍那么高。
 
新加坡4月7日开始执行代号为“断路器”(Circuit Breaker)的系列限制措施,并当天通过《冠病临时措施法案》,以法律形式定义疫情下的违法行为,例如:平时不同住的亲属,疫情期间就不能走动,邻居也不能互相走动。《冠病临时措施法案》是一天内三读通过,完全是火线下的紧急立法,实属罕见。即便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,国会要一天内三读通过,必须先取得民选总统的特别许可。
(4月7日,工地停工。)
 
除了管制违反人际距离规定的行为,本法案也对疫情下的其他特殊情况作出特殊安排,例如业务受疫情影响而交不起房租的餐饮业主,允许六个月内暂缓缴纳房租,业主不可因此强行退租;又例如酒店和酒楼不能因为婚宴因疫情延期而没收新人的押金。
 
值得注意的是,“断路器”系列措施并非封城,而是有限度的限制人际接触。基础服务(如医疗、食品、卫生、环保、能源、通讯等)照样上班,但须确保员工人际距离,一些涉及全球供应链的工业如石油化工、电子、医疗器械和药品也不停工,这是为了保证本国不成为全球供应链上掉链子的那个环节,尽可能保全全球供应链的完整性。
(4月7日,原本经常堵车的武吉知马路上段交通流量很少。)
 
如果“断路器”系列措施生效,峰值大概会出现在4月17-21日之间。我推测,从现在到4月21日,本地病例应该不会再激增,大概每天小几十例,到了14日左右开始,应该开始平缓化,然后21日左右开始降低。客工宿舍传播则是升高,一直到21日左右达到高峰,之后平,再之后降。换句话说,本地传播和客工传播应该是两个一先一后的波形。
(“断路器”系列措施下,学生在家远程上课。)
 
4月21日之后,再经过第二个10-14天潜伏期,到了5月初就应该回到可控水平。所谓“可控”,并非完全遏止,而是不对医疗资源形成挤兑。这是假定“断路器”凑效的情况。
 
本次新冠疫情,由于无症状感染和无症状传播,加上传播力比非典强,因此,新加坡政府采取的是“压平峰值”的策略,而非遏止传播。这个策略的一个基本认知是疫情中心会在全球范围内流转,新加坡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和航空、航运枢纽,而且处于赤道,无论季节如何变化,南北半球往来的商旅都会把病毒带到新加坡。加上缺乏战略纵深,新加坡躲无可躲。病毒传播不可能遏止。即便遏止了第一第二波,也会有后续的,防不胜防,封不胜封。既然选择的是压平峰值,那么,“封城”是越晚越好。封城要做到百分百零病例,没有两三个月是做不到的。对于新加坡来说,封锁两三个月几乎等于亡国了。
 
早在2月8日的电视直播讲话中,总理李显龙就说,“如果确诊病例数字持续增加,病毒仍在传播,情势恶化到医院已经无力收治所有感染者的情况时,新加坡就得考虑改变措施了”。这段讲话,很清楚地表明新加坡的策略是“压而不断”,根据疫情发展进行未来1-2周的预测,一步步推出相应的措施,而非“一下掐死”。这是因为“一下掐死”的话,病毒还没消灭,新加坡这个国家和社会就先完了。即便国家和社会这次捱过去了,等到下一波国际传播来袭时,新加坡仍受不了再一次的“一下掐死”。
 
“压而不断”这个策略的判断是否准确,以及这个策略是否成效,有待5月4日“断路器”系列措施效果观察。
 
从新加坡目前的病例情况来看,严峻是肯定的,但远远并不绝望。截至4月9日中午,总病例1910起,病亡6起(0.3%),加护病房29例(1.5%),460例治愈,559例已无症状,转到隔离设施。另,昨天一天,54例治愈出院。
 
在采取本轮限制措施之前,我想,一个领悟是很多人对病毒缺乏敬畏之心。他们也许是不关心东亚、中东和欧美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疫情,没见到那些惨状,自然就不担忧;也许是“心太大”,认为自己不会倒霉中招。所以,许多人掉以轻心,“马照跑,舞照跳”。
 
事到如今,如果仍有人不把防疫抗疫当回事,肯定浪费大部分人的努力和付出。政府对这些人不会手软,人们也不会答应。从昨天(4月9日)起,执法人员发现公众聚集在公共场所,将立即发出警告信,然后将之驱离。我们推测,政府很可能将之升级,再过几天可能就直接开罚单或发传票,而不是只给警告信了。
 
乱世用重典,雷厉风行是必须的。
 
接下来几天若出台愈加严厉的新措施,我们丝毫不感意外。
 
宅家尚未成功,未来一个月,尚且努力。
话题:



0

推荐

许振义

许振义

8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许振义博士,现为《新加坡眼》董事经理,研究兴趣为新加坡政经与社会,本科至博士先后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南京大学;曾担任新加坡多个政府部门的新闻主任兼发言人、新加坡驻上海商务领事、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事务处主任等职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8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