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新加坡近期疫情有四个重点,可以看出三个趋势。
 
重点一、连续两天创历史新高
 
9月22日,新加坡暴增1457起确诊病例;9月23日,又增1504起,是自2020年1月23日出现首起病例以来,新加坡连续两天创新增确诊病例历史新高。
 
重点二、出现本地公民最年轻死亡病例
 
9月21日出现新加坡公民最年轻死亡病例,而且没有基础病病史。
 
50岁本地男子(第75271例),9月13日确诊,21日病逝;无基础病病史,未接种疫苗。
 
年龄不大,没有基础病,确诊之后七八天病逝,这个案例值得让大家警惕。
至9月23日中午,新加坡出现70起冠病死亡病例,其中不足50岁有3起;皆为外国公民,永久居民、客工、境外输入病例各有1起。
 
上述50岁本地男子是至9月21日的最年轻本地公民死亡病例。
 
 
重点三、连续三天出现已完成接种仍病逝病例
 
卫生部通报,90岁本地老妇(第74791例),9月13日确诊,21日病逝。
 
她有中风、哮喘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病史,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。
 
这是新加坡出现的第4起已经完成疫苗全程接种,但仍染疫病逝的个案,具体如下:
 
 
重点四、死亡病例出现单日最高记录
 
 
截至9月23日,新加坡累计确诊8万2860人,死亡70人,病死率为0.085%。
 
在世界范围内,这个病死率非常低。
 
但是, 9月21日当天出现3起死亡病例。根据《新加坡眼》统计,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,新加坡死亡病例单日最高记录。
所以人们开始担忧近期病例暴增会不会带来同比例的死亡暴增。
 
趋势一、人们自觉少出门
 
现在说一说我们观察到的三个趋势。
 
首先,与全年第二季度疫情高峰期不同,本波疫情是本地社区为主,尤其在8月10日开始放宽大部分限制措施之后,一路直上。
去年第二季度那波疫情花了一个“CB断路器”软封城措施,加上差不多四个月时间,才压平客工宿舍疫情曲线。
 
本波曲线上升幅度不亚于去年,但有两个情况完全不同。第一个差异:去年执行了CB限制措施,今年没有,而且仍开放堂食、大型活动等;第二个差异:去年未开始接种疫苗,而本波疫情发生时,已有80%人口完成疫苗全程接种。
 
这两个差异作用截然相反,一个加速疫情恶化,一个有助疫情缓解,最终是开放带来的恶化作用大?还是疫苗带来的保护作用大?本波疫情是否也需要象去年那样,花上小半年时间才缓解?在缓解之前,会形成多少伤亡与损失?
 
9月21日,总理夫人何晶在脸书转发数据图显示,尽管官方没有推出新一轮限制措施,但是,新加坡民众已自觉少出门参与零售与休闲活动。
从上图可见,6月21日开放堂食之后的一两周时间,民众参加零售与休闲活动(蓝色线)激增,三个星期之后,病例(灰色块)开始攀升。此阶段出现裕廊渔港感染群(达1155人)和KTV感染群(达253人)。
 
到了7月22日禁止堂食之后,零售与休闲活动急剧下降,新增病例开始降低。
 
8月10日恢复堂食和大型活动,大约两周之后,病例又开始激增,此时开始出现巴士转换站感染群、白沙浮商场感染群。
 
尽管此阶段政府没有推行限制措施,但是,从图表上看,零售与休闲活动开始出现平衡并呈下降状态。
 
据此,何晶说,她希望两周之后可以看到每日病例激增的趋势放缓。
 
据《8视界新闻网》报道,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说,本波疫情很可能达到日增三四千起,估计仍需10天至14天,才能见到受控。
 
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指出,如果仍然允许社交与餐饮活动,以及到公司上班和到校学习,短期内是无法降低新增病例的。
 
他说:“而且,我相信迟早大家都会接触到冠病病毒,这也是我们为何强力鼓励大家接种疫苗。”
 
趋势二、社区病例病死率下降
 
第二个趋势是,相对接种疫苗之前,社区病例病死率是下降的。
 
据我们统计,从疫情开始,一直到今年7月23日,社区病例4289起,死亡31起,病死率0.72%。
 
7月24日,卫生部开始通报死亡病例疫苗接种情况。我们以这天为起点,统计至9月23日,社区病例1万6833起,死亡32起,病死率0.19%。
比较这两个时期,后者为前者的27%。这或者与疫苗的保护作用有关。
 
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说,“在全世界范围,接种疫苗的人,感染冠病后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了10到25倍。”
 
随着六旬以上年长者第三剂疫苗接种展开,我们希望能够维持或降低目前这个病死率。
但是,我们必须指出三点。
 
一、本波社区疫情发酵不久,新增确诊病例发展为重症、死亡有一段滞后时间,后续极有可能出现较高比例重症和死亡病例。
 
二、本波社区疫情走势未明朗,如果日增病例升至三四千,如此大范围感染很有可能对医疗资源形成挤兑,那么重症和死亡比例必定增高。
三、本波主要影响社区,不少病患都是老弱。去年第二季度疫情绝大多数病例是年富力强的客工,人数虽多,但需要住院的不多,并未对医疗资源形成挤兑。即便本波疫情不再扩大,但它对医疗资源形成的压力仍比去年大得多。
以9月23日为例,在23个ICU重症病例当中,19人(83%)为61岁以上年长者;在163个输氧重症病例当中,136人(83%)为61岁以上长者。
 
重症率和病死率能否维持低位数,有待观察。
 
趋势三、接种者重症、死亡比例与接种率同步
 
第三个趋势是,重症和死亡病例当中,完成接种的比例会越来越高。
 
过去28天,新加坡共增1万5791起本土病例,其中1万5460人(97.9%)为无症状或轻症,289人(1.8%)为输氧重症,29人(0.2%)为ICU重症,13人(0.1%)死亡。百分比数据四舍五入。
输氧和ICU重症合计318人,约46%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,约54%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;死亡13人,10人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,3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。
 
德尔塔株有免疫逃逸现象。随着接种率逐日提高,重症、ICU、死亡病例当中,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,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。
 
截至9月22日,新加坡常住人口82%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。如果达致全民100%完成疫苗接种,那么,届时重症、死亡病例将是100%完成接种者。
 
既然德尔塔株有免疫逃逸现象,而且疫苗无法百分百防重症、防死亡,那么,接种疫苗有何用?
 
我们接种疫苗,跟军警人员穿戴防弹衣、头盔一样,都不能百分百防护,但提供不错的防护,总比没有强。
(图源:新加坡警察部队)
 
接种疫苗有副作用,没错,穿戴防弹衣、头盔行动不便,影响机动能力,在敌人面前是一种风险,但仍要穿戴,因为它提供的保护比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。
 
接种疫苗是一样的道理。
 
新加坡近期死亡病例概况
 
根据我们统计,从卫生部通报死亡病例疫苗接种进度至9月23日,新加坡一共出现37起死亡病例,分布如下:
从年龄看,九成以上是61岁以上年长者;从身体健康情况看,大约九成是有基础病病史的;从疫苗接种情况看,近九成是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。
 
小结
 
新加坡过去一个月来病例暴增,重症和死亡还能在低位维持多久?
 
这取决于几个因素——确诊病例的增速、体弱者和未接种者的确诊比例是否上升、年长者接种第三针的进度、医疗系统能否维持正常运作、居家康复计划能否顺利进行等等。
 
还有一点很重要的,民众能否加强防疫意识、克服抗疫疲劳。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许振义

许振义

8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许振义博士,现为《新加坡眼》董事经理,研究兴趣为新加坡政经与社会,本科至博士先后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南京大学;曾担任新加坡多个政府部门的新闻主任兼发言人、新加坡驻上海商务领事、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事务处主任等职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8篇